中國是農耕為主的國家,人們對農業非常重視,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春分」三個節氣之間,這時農作物需要雨水的滋潤,人們希望通過對龍的祈求行為來實現降雨的目的,因而形成了「龍頭節」這個傳統節日。「龍頭節」為農曆二月初二,又稱「龍抬頭」或「春龍節」,民間傳說此為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之日,也意謂著在此之後雨水會漸多,以助農作物生長。
本師世尊涵靜老人在華山時期,每逢農曆二月二日「龍抬頭」時,師母會準備龍型糕點來祭拜上天,同時師尊也會告訴子女們春節已經過去了,要收起歡樂放逸的心,從今天起要認真努力的用功讀書,即對應農民過完農曆歡樂新年, 於此時展開農事,開始辛勞忙碌的一年。
天帝教的「春祈禮」活動即依據「龍抬頭」這個傳統節日而來,為第二任維生首席使者將本師世尊涵靜老人傳承自中華傳統文化的家族儀禮,擴大為全教性活動。首在天曹道場鐳力阿舉辦,民國九十五年起,改由人曹道場天極行宮接辦,除延續祈禱儀式之外,增加了舞龍表演,增添歡樂氣氛。
由於全球二十七尊龍王、龍神已於民國七十二年歸宗天帝教成為同奮,於無形護佑運化,期以圓滿天人之救劫任務,開啟聖凡平等、天人大同之聖域。每年天帝教的「春祈禮」活動,龍王、龍神亦前來親和,因此「春祈禮」活動的意義除了傳統的祝禱風調雨順、五穀豐收之外,亦希望透過天人之間的親和交感,炁氣相和,鼓舞人心,以啟發同奮救劫天命意識,信願奮行,天人協同,共為未來一年人間的祥和清寧而奮鬥。因此同奮除以歡欣心情參加「春祈禮」活動外,也應保持誠敬之心,以加強天人親和熱準。
「春祈禮」為農曆春節後教內第一個大型活動,至今已辦理十多個年頭,活動內容也因應時代有所變化,參加的同奮每年逐漸增加。每年「春祈禮」之後,文昌祭、祭祖大典、各教院弘教活動將陸續開展,同奮參與「春祈禮」除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並感恩無形對過去一年的護持,同時也要積極規劃參與未來一年的弘教活動,將這個農業時代的傳統節日,與天帝教的救劫使命結合,賦予新的時代意義。